<noscript id="165q0"></noscript>
  • <noframes id="165q0"><small id="165q0"><acronym id="165q0"></acronym></small></noframes>
    <tbody id="165q0"><delect id="165q0"><input id="165q0"></input></delect></tbody>

    1. <tr id="165q0"></tr>
      <noscript id="165q0"><nobr id="165q0"><ol id="165q0"></ol></nobr></noscript>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州政府文件
        • 索引號: 15239276L/2023-00157
        • 主題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
        • 發布機構: 大理州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1678840067000
        • 主題詞: 秋糧生產
        • 體裁: 通知
        • 發文字號: 大政發 〔 2023〕 5號
        • 有效性: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大理州2023年秋糧生產意見的通知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16日
        • 來源: 大理州政府辦公室
        • 【字體: 大  中 
        • 【打印文本】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級各有關部門:

        《大理州2023年秋糧生產意見》已經州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大理州2023年秋糧生產意見

        2023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關鍵之年,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奪取糧食豐收,保障糧食安全,是農業生產首要任務。為進一步調整優化全州種植業結構,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保護能力、擴面增產、優化結構、提升品質、依靠科技、創新發展”的思路,通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強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善生產經營機制,強化政策引導激勵等,努力實現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法和良制有機結合,提高農民種糧能力和生產水平,全力穩定糧食生產。

        二、目標任務

        按照穩面積、穩單產、穩總量、穩供給“四穩”原則,以市場為導向,調優結構、主攻優質、提升效益,力爭實現全年糧食作物面積449.1萬畝,畝產379公斤,總產170萬噸。其中:秋糧作物播種面積317.1萬畝、總產138.1萬噸。重點抓實69萬畝水稻、211萬畝玉米、13.4萬畝馬鈴薯、5.7萬畝大豆、20.6萬畝油料(其中:油菜19.7萬畝)、1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0.1萬畝水稻旱種,全力保障糧油生產。

        三、重點工作

        (一)優化糧食生產結構。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種植基礎,優化糧食生產空間布局和品種結構,穩定發展優質水稻生產,擴大特色糧食作物。洱源、鶴慶、大理、巍山等粳稻區,著力推廣優質粳稻品種,不斷改善粳稻品質;賓川、南澗和云龍低熱河谷秈稻區,重點發展優質早熟秈稻。優化玉米生產結構,穩定籽粒玉米面積,增加鮮食玉米、青貯玉米面積,推進玉米種植多元化發展。大力發展馬鈴薯種植,構建種薯與商品薯協調發展、冬春馬鈴薯與夏秋馬鈴薯錯峰發展的生產新格局,著力把劍川、鶴慶等縣打造成種薯生產基地,彌渡、大理和南澗打造成馬鈴薯周年生產基地、商品薯周年供應基地。擴大豆類種植,大力發展特色雜豆,鶴慶、劍川和洱源等山區,重點發展白蕓豆為主的特色小雜糧等多功能高效型旱雜糧。

        (二)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的精神,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挖掘耕地潛力,實現滿栽滿種,確保糧食播種面積。要全面落實黨政同責和稻谷、玉米最低收購價政策,及時兌現耕地地力保護、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等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各級黨委政府抓糧積極性。抓實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等220萬畝種植業保險政策落實,全面兌現28809萬元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確保種地農戶全覆蓋。各縣市要于6月30日前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全面兌現到種地農戶手中,切實把中央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讓種糧農民得到實惠。

        (三)改造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堅持新增建設與提升改造相結合,優先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永久基本農田中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提升糧食種植條件。進一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鄉村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等項目實施有效銜接,加強項目統籌和資金整合,集中財力辦大事。積極支持開展綠色農田建設,并擇優確定部分縣市先行開展示范試點,力爭試點區域整體達到畝產噸糧的生產能力,糧食復種指數達150%以上,糧食單產比本地平均水平提高2%以上。抓住春季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黃金時期,全面掀起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潮,確保完成3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要認真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升耕地地力。統籌協調資金投入,加強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加快推進耕地質量監測工作。

        (四)實施現代種業振興行動。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需要,聚焦優勢特色物種,以種質資源保護為基礎,深入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統籌推進種質資源保護、良種創新攻關、種子基地建設、種業企業扶優、種業市場凈化,打好種業翻身仗。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發展思路,種植國內外水稻、麥類、蠶豆、玉米和馬鈴薯種質資源及雜交后代材料4826份,組配雜交組合490個,生產馬鈴薯脫毒苗8.5萬苗,擴繁原原種18萬粒,選育一批適宜我州種植的優質、專用、高產、抗病、廣適糧食作物新品種;建設一批糧食作物良種繁育示范基地,指導農民“看禾選種”,打通良種推廣“最后一公里”,不斷提高全州自育糧食作物新品種在生產和市場上的占有率。

        (五)推廣科技增糧措施。聚焦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主要糧食作物,大力推廣應用省工節本、綠色生態、高質高效的糧食生產技術和糧經輪作、水旱輪作、農牧結合、稻漁綜合種養等耕作制度,努力提高糧田產出水平和綜合效益。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實“良種”推廣,建立分區域、分作物、分層次的良種區試、良種示范、良種推廣基地,依靠良種推廣,提高主要糧食作物產量。要抓實“良法”配套,圍繞節種、節肥、節藥、節水、節工及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推廣科技增糧措施,推進糧食生產綠色發展。一是推廣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整合項目資金,創建水稻、玉米、馬鈴薯和雜糧等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樣板30萬畝,在示范區內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集成綠色優質高效技術模式,充分發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的引領支撐作用。抓實6.5萬畝水稻旱育秧、5.3萬畝水稻機插秧。二是加大農作物間套種和晚秋擴種力度。要充分利用作物生長茬口和生長空間差異,大力推廣糧果、糧經、糧糧間套種165萬畝。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扎實抓好晚秋作物擴種35萬畝,增加糧食復種面積。三是加大推廣種地和養地相結合的生產模式。各縣市要按照要求實施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州農科院要做好1000畝水稻旱種示范指導服務工作。充分挖掘水稻田綜合種養增產增效潛力,大力發展稻田養魚、養蟹及養鴨等“水稻+”種養模式。推行秋糧水稻、玉米—夏糧蠶豆、油菜輪作模式。

        (六)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社結合秋糧生產需求,積極對接農機生產企業,加快引進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具,著力解決旱糧作物生產和適應山區小地塊生產使用的小型農機缺乏等問題。抓實3192萬元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重點向糧食生產全產業鏈傾斜,支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促進全程機械裝備配套應用。支持各地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區域性糧食烘干中心和農機綜合服務組織,因地制宜探索推廣農機裝備“合作社購買、農民租用”模式,提高農機使用率。大力推進農機節能改造,鼓勵使用新能源糧食烘干技術,降低烘干成本。

        (七)提高糧食規?;a水平。各縣市要結合實際制定鼓勵土地流轉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在土地流轉中的組織協調作用,鼓勵村集體接受委托流轉,根據產業發展需求招引農業經營主體。按照“誰種糧誰受益,誰多種糧誰多得”導向,加大對種糧大戶、企業等經營主體的支持,鼓勵更多主體多種糧種好糧。積極爭取國家社會化服務資金,加大對規模種糧主體提供全程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統防統治等訂單式、托管式、全程式服務,解決小農戶的生產實際困難。統籌相關政策和項目資金,支持集中育供秧和糧食烘干等服務設施,提高社會化服務組織能力。

        (八)抓實防災減災。針對極端天氣可能導致自然災害頻發、病蟲害高發的態勢,要全面加強自然災害防范和重大病蟲監測預警防控。一是加強農業氣象災害應急救災。各地要加強部門間溝通會商,密切關注干旱、洪澇、風雹、低溫等農業氣象災害,及時調度災情。對受災嚴重的地區,指導農民搞好補種改種,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二是強化病蟲害監測預警防控,根據病蟲災害發生情況和作物生長進程,制定防控技術方案,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及時落實防控技術措施。緊盯重大病蟲害防控目標,以不發生大面積連片成災為目標,突出抓好草地貪夜蛾、水稻稻飛虱、馬鈴薯晚疫病等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控,當前要重點關注草地貪夜蛾和麥類病蟲害的防控,確保主要糧食作物病蟲總體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

        (九)加強農資保障。春季化肥農藥等供應事關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實現全年糧食生產大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春耕期間化肥農藥等市場供應,加強供需形勢判斷,落實落細春耕化肥農藥等農資保供各項工作。一是要適時啟動農資應急保供機制,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開展春耕化肥農藥等農資供需情況摸底調查,及時梳理難點堵點,加強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工信、供銷合作社等部門間的協同配合,確保春耕用肥用藥。二是各縣市、各鄉鎮要根據秋糧作物布局計劃,引導種子企業做好“兩雜”種子為主的種子采購儲備,為秋糧生產提供品種對路、質量好、數量足、價格合理的良種。三是農資經營企業要采取靈活便民的服務方式,增設網點送貨下鄉,加快農資銷售進度,儲種、儲肥到農戶。四是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等部門要加強以農藥、化肥和“兩雜”種子為重點的農資市場監管,認真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檢查,及時查處各種亂漲價、假冒偽劣、坑農、害農事件,確保農資質量,穩定農資價格,維護農民利益。引導、鼓勵農民使用優質高產良種、生物農藥和有機肥,保障農業生產投入品安全,為增產提供可靠的物資保障。

        (十)加強夏收作物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今年全州夏糧作物播種面積同比略有增長,夏收作物長勢普遍較好,如果后期沒有發生較大災害,豐收在望?!叭址N,七分管”,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對夏收作物的田間管理,努力奪取夏糧豐產增收。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做好夏收作物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控工作,組織群眾抓住晴好天氣,對成熟的作物進行搶割、搶收,實現顆粒歸倉。結合天氣預報、蓄水和水源情況,適時育苗。農機部門要做好機收機耕、預整地和干旋平田服務,做到豆倒、麥倒田翻身,北部及西部冷涼地區要加快水稻栽插進度,縮短栽期,避過后期低溫冷害影響。全州秋糧作物要在芒種節令(6月6日)前全面完成栽種任務。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各縣市要按照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各級農村工作會議關于加強“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集中時間、精力、財力、物力,抓好抓實秋糧生產,層層分解各項目標任務,做好產前、產中及產后的指導服務,切實解決秋糧生產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確保秋糧生產任務落到實處。

        (二)強化資金保障。各級財政要多方籌集資金,努力增加對秋糧生產的投入。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扶持農業政策,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積極爭取中央、省項目支持,助推農業生產發展。要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技術培訓、新技術示范、病蟲害防治和高質高效創建等工作。要加大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項目扶持力度,幫助其發展壯大。

        (三)強化協調配合。各級有關部門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盡職履責,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形成秋糧生產合力。農業農村部門要做好農機具的維修保養等準備工作,采取多種方式,利用各種途徑抓好適用技術培訓,把秋糧生產技術宣傳培訓到千家萬戶;金融部門要轉變觀念,采取靈活方式,簡化程序,做好農業生產信貸資金的發放;水務部門要做好秋糧生產用水的各項準備工作;氣象部門要強化秋糧生產關鍵期氣候預測,做好糧食生產氣象服務工作;物價、市場監督、供銷部門要扎實抓好農資市場的監管,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利益。

        (四)強化考核督導。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國家和省的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認真履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逐級壓實“米袋子”工作重任和主體責任,對標對表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落實各項糧食生產政策措施。加大督導力度,層層傳導壓力,各級要加大對糧食生產推進情況的工作督導,對工作推動不力、落實不好的進行通報。

        附件:1.大理州2023年秋糧暨全年糧食生產指導性計劃表

        2.大理州2023年秋糧種植情況到戶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noscript id="165q0"></noscript>
      2. <noframes id="165q0"><small id="165q0"><acronym id="165q0"></acronym></small></noframes>
        <tbody id="165q0"><delect id="165q0"><input id="165q0"></input></delect></tbody>

        1. <tr id="165q0"></tr>
          <noscript id="165q0"><nobr id="165q0"><ol id="165q0"></ol></nobr></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