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165q0"></noscript>
  • <noframes id="165q0"><small id="165q0"><acronym id="165q0"></acronym></small></noframes>
    <tbody id="165q0"><delect id="165q0"><input id="165q0"></input></delect></tbody>

    1. <tr id="165q0"></tr>
      <noscript id="165q0"><nobr id="165q0"><ol id="165q0"></ol></nobr></noscript>

      1. 首頁 > 政務公開 > 大理要聞

        牢記囑托謀跨越 感恩奮進新征程

        • 大理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發布時間:2022年10月17日
        • 來源: 云南日報
        • 【字體: 大  中 
        • 【打印文本】

        開欄的話

        金秋十月,本報記者分赴全省各地,深入城市鄉村,走進田間地頭、街道社區、工礦企業、邊防哨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車站碼頭,與云嶺大地各族干部群眾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共度二十大時光。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蹲點采訪中,用心感受黨心民心交融共振,用情反映云嶺兒女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崗位謀發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邁向新征程的生動場景。

        獨龍江鄉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1016日上午,持續半月陰雨的獨龍江峽谷晴空萬里,艷陽高照。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200余名干部群眾,聚在獨龍族博物館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

        獨龍江鄉黨委書記和文寶說: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提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讓我深受感動。獨龍江是總書記十分惦記牽掛的地方,正是在黨的光輝照耀下,獨龍族人民的生活變得越發幸福。我們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創造獨龍族群眾更加美好的明天。

        怒江邊境管理支隊獨龍江邊境派出所民警尹廣麗聆聽報告后心潮澎湃:作為駐守在祖國西南邊陲的移民管理人民警察,我將牢記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要求,扎根邊疆、感恩奮進,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切實提升獨龍族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孔當村村民孔愛英說:黨的二十大報告讓我格外振奮,從木楞房到安居房,從8小時才能走到學校到只需2小時就可以進出獨龍江鄉,從艱難求生存到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有了穩定的產業收入,我親眼見證了獨龍族在黨的領導下,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一定會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建設好家鄉,守護好邊疆。本報記者 吳沛釗

        下班壩村我們都是收信人

        百年榕樹枝繁葉茂,樹下一座寫有心向總書記、心向黨、心向國家大字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殷殷囑托格外振奮人心。1016日上午10時,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下班壩自然村,曾宣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感恩紀念廣場上,滄源100多名干部群眾共同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盛況。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瞻遠矚、大氣磅礴、系統全面,深入總結了過去五年工作,全面總結新時代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科學謀劃和制定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作為收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收信人,我們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繪就佤山美麗新畫卷。習近平同志的報告引發當地干部群眾的熱烈反響。

        習近平同志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滄源縣委書記唐興平認真思索著滄源下一步應該如何作為,他表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步跨千年的佤山兒女唱響了幸福之歌,未來將持續抓好三個心向,真正把滄源建設成為引領邊疆地區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典范。本報記者 李春林 通訊員 梁志強

        騰沖市滿懷信心向未來

        1016日上午,身著節日盛裝的騰沖市清水鎮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群眾來到李發順家,一起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家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今天聆聽完報告,倍感親切,備受鼓舞!李發順說,兩年多來,司莫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家也積極響應村里發展鄉村旅游的號召,投資20多萬元開起了農家樂,日子越過越好。

        聆聽報告后,我心潮澎湃!我們基層干部群眾關心的事,報告里都提到了。三家村黨總支副書記李家免說,五年來,三家村從一個貧困山村蝶變成一個AAAA級景區,鄉親們都吃上了旅游飯,如今正加快推進清水司莫拉幸福佤鄉綜合開發項目建設。

        在和順古鎮,曾任和順圖書館館長、艾思奇紀念館館長的寸茂鴻早早來到位于和順鎮水碓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與當地黨員干部一起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

        20201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騰沖市和順鎮考察時叮囑:希望你們把這些文物保護好!全程陪同解說的寸茂鴻激動地表示:我會繼續為保護和順古鎮的文化和文物發揮余熱。

        和順鎮黨委書記普亞增激動地說: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將盡心盡力,忠誠履職,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宣講好、落實好,讓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哲人故里,走進萬千百姓心中。本報記者 李建國 楊艷鵬

        昆明南站高鐵奔馳連四海

        1016日,昆明南站站前廣場彩旗飄揚,鮮花綻放,一派喜慶祥和。上午10時,車站的干部職工聚在黨員活動室,聆聽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二十大所作報告。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發展日新月異。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昆明南站考察時提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關鍵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接口做好,才能實現互聯互通。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崗立崗,踐行好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牢記使命,砥礪奮進。昆明南站客運員張靜說。如今,昆明南站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云南八出省、五出境的重要樞紐,從昆明南站始發的高鐵動車通達全國20余個省區市的主要城市。

        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累計發送旅客800萬人次,運輸貨物超過850萬噸。當天,在中老鐵路沿線,從車站辦公室到運行的列車上、從繁忙的貨場到車間班組、從員工宿舍到候車大廳,中老鐵路沿線職工、群眾和乘車旅客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方式,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盛況。

        去年123日,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中老鐵路的發車令。今天的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又發出了奮進新征程的動員令。作為中老鐵路的一名司機,我將牢記使命和擔當,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廣大鐵路職工一起,共同把中老鐵路維護好,運營好。努力共建好一帶一路,擦亮中國高鐵名片。中老鐵路首發列車的值乘司機胡堅說道。

        祖國繁榮昌盛,我們無比自豪。堅定不移跟黨走,未來還會更美好。這是列車車廂里旅客和客運員們的共同心聲。本報記者 胡曉蓉 黃興能

        龍頭山鎮繪就鄉村新畫卷

        1016日上午,昭通市魯甸地震紀念館廣場上,來自魯甸縣龍頭山鎮的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聚在一起,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

        聽了報告后非常激動,我們對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充滿了信心。龍頭山鎮龍泉社區群眾李保學說。在2014年魯甸6.5級地震中,李保學家的房屋倒塌、親人遇難、家園被毀。是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讓他家4口人搬到新集鎮上開始了新的生活。如今,娃娃在家門口上小學,夫妻倆在集鎮上經營超市,去年超市營業額達到30多萬元,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更加堅定了我們抓產業、謀發展、促振興的信心和決心。龍頭山鎮龍泉社區黨總支書記邵發平說。通過災后恢復重建和脫貧攻堅一起抓,龍泉社區實現了基礎設施條件、特色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群眾精神面貌的根本性改變。接下來,將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中再創佳績。

        盛會鼓舞人心,報告催人奮進。我們基層黨員干部心潮澎湃、干勁十足、備受鼓舞。龍頭山鎮鎮長舒超說,全鎮黨員干部職工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加快旅游小鎮建設等重點,團結帶領全鎮各族干部群眾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努力將龍頭山打造成為全省鄉村振興的示范和標桿。

        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感恩奮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繪就產業強、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本報記者 沈迅

        古生村守護洱海留住鄉愁

        1016日上午,洱海生態廊道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鄉愁小院中山茶花開得正艷,村民們圍坐在庭院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

        “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古生村,了解洱海保護的情況,留下了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殷殷囑托。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家門口修建了美麗的洱海生態廊道,游客增加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李德昌說。我們將持續推進洱海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群眾增收,打造好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典范。灣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軍說。

        不遠處的古生村科技小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福鎖與小院師生們認真地邊聽邊記。聽到報告中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張福鎖格外激動。他介紹,今年全國20多個單位的科技人員一起建立了古生村科技小院,用農業科技來支撐糧食安全,實現了煙草、水稻、油菜、玉米等作物產量提高、污染減排、農民增收。

        在洱海邊,在當年習近平總書記立此存照的地方,古生村黨支部書記何橋坤說:我們一定把綠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本報記者 秦蒙琳 段蘇航

        云師大爭做新時代奮斗者

        1016日上午10時,在西南聯大舊址內,師生代表穿著民族盛裝整齊地端坐在聯大仿制教室內,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感受團結、奮進的時代脈搏。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西南聯大舊址的情形還歷歷在目。他囑托我們要成為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將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的精神發揚光大,在新的歷史時期汲取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為新時代拼搏奮斗。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說,兩年來,西南聯大博物館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建設了新館,周邊的環境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改造,全年參觀量從過去的幾十萬人次增加到上百萬人次。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提到,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我將做好本職工作,講好聯大故事,為建設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她說道。

        我將時刻牢記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感悟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學習、生活中更加努力奮斗。云南師范大學職教學院學生邱婭說道。本報記者 陳怡希 胡妤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noscript id="165q0"></noscript>
      2. <noframes id="165q0"><small id="165q0"><acronym id="165q0"></acronym></small></noframes>
        <tbody id="165q0"><delect id="165q0"><input id="165q0"></input></delect></tbody>

        1. <tr id="165q0"></tr>
          <noscript id="165q0"><nobr id="165q0"><ol id="165q0"></ol></nobr></noscript>